从这里开始是正文
横滨市史第3卷下目次
最后更新日期2024年7月25日
第三篇地方自治的发展与贸易商
第1章贸易商对官僚专制的抵抗
第1节民会的开设
第2节燃气局事件的展开
1燃气局事件的开端
2民会制度的修订
3煤气局事件的控诉
4在初审中原告的败诉
第3节提款争议和地方自治的要求
1步合金沿革
2步合金纠纷的发生
3大区会的开幕和议事规则修订问题
4区户长公选的要求
5步合金纠纷的发展
6步合金纠纷的解决
第二章贸易商的胜利
第1节地方制度改革与横滨
1地方三新法的制定
2横滨区设置和区内的町政
3神奈川县会的比率金讨论
第2节燃气局事件的解决
1上诉审的进行
原告在二对审中的优势
3煤气局提出引渡请求的诉讼
4和解成立
5恢复商业权的动向
第3节商权恢复运动与巨大贸易商动向-以联合生丝荷预所事件为中心-
1巨大贸易商与政府及政商之间的关系
2联合生丝荷寄存所和外国商人
3内外商纠纷妥协路线
第3章市制施行前后的贸易商动向
第一节关于共有物所有权的纠纷
1地方制度的再改革
2贸易商的共享物交付要求
3和解谈判的决裂
第2节市制的施行与混乱
1市制施行
2市议会议员及市长及各董事的选举
3市会的混乱
第三节法庭共物问题争论
1始审中原被告的争论点
2贸易商的败北和上诉
第4节共享物问题的解决
1调停难以进展
2市会解散
3和解的成立
4贸易商工会的结成
第四篇贸易发展与洋银问题
第一章贸易发展
第1节明治前期的贸易概观
从1868年到14年
2明治15年到22年
第二节出口贸易
第三节进口贸易
第4节进口商品的销路
第2章明治初年的洋银行情
第一节洋银行情腾贵
第二节劣位旧金银币的发行及两日元转换与洋银行情
1进口超额和洋银行情
2洋银交换货币的变迁
3日元兑换和洋银名义价格的变更
4明治元、2年的劣位旧金银币的发行及其实际价值
5劣位旧金银和洋银行情
6外国商人和洋银行情
第3节洋银交易机构的变迁
1洋银行情会所
2横滨通商公司
3金谷行情会所
4洋银行情所
第4节洋银券
第3章1877年代的洋银行情
第1节西南役后的通货膨胀和国内正货、洋银行情的奔腾
第2节横滨洋银交易所的事业发展
1横滨洋银交易所的设立
2对于洋银行情暴涨的政府各项措施及其失败
3对正货交易机关的取缔
第3节松方通货紧缩政策与洋银行情的终结
第5篇金融机构的整备
第1章通货膨胀期的银行
第1节第二国立银行的转型
第二节第七十四国立银行的创立与初期性格
第3节之后两国国立银行的经营特质
第2章第二、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存款银行化
第一节通货紧缩政策与银行的转型
第二节银行资本的各项成分
1第二国立银行
2第七十四国立银行
第3节信用的各种形态
1第二国立银行
2第七十四国立银行
第3章横滨正金银行的设立及其性格
第1节横滨正金银行的设立
1设立横滨正金银行的背景
2横滨正金银行成立的经过
3横滨正金银行的资本构成
4横滨正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2节横滨正金银行初期的性格
1从资产负债表看银行经营的特质
2外汇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第3节横滨正金银行经营的展开
1经营陷入困境
2经营的改善
3经营的发展
第6篇修改地租与农业动向
第1章市区地租修正
第1节市区券
1作为修改地租的开端的市区券交付
2地方官要求发行市区券
第2节地券交付前的横滨市区的土地支配关系
第3节横滨市街地券交付发令
1“地券”渡方发布前的经过
2「地券」的交付
3“地券”的过渡性性格
第4节横滨市区地券税法施行
1将“地券”转换为“沽券”
2 1873年横滨大火旧址的地价再调查
3横滨市街地券税法的性格
第5节横滨市区地租改正结
第2章农村地租修改
第1节横滨市区农村特质
1幕末期旗本财政的匮乏和租税负担
2明治时期横滨市区农村的地域性
第2节地租改正施行
1开始修改地租之前的动向
2地租修正的实施过程
3地租修正的最后阶段
4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第3节地租改正的结果
第3章农业生产情况
第1节旧农业的因循
第二节新农业之芽
1近郊农村的新动向
2蚕丝业
3制茶业
第7篇居留地的变化
第1章英法两国军队撤军
第1节明治政府的撤退要求和英国阵营的缩小
1明治政府的撤退要求
2英法两国的态度和英国阵营的缩小
第二节英法两国军队撤离和山手射击场的使用
1英法两国军队撤离
2英法两国阵营的返还
3英法军撤退后山手射击场的使用
第2章居留地地区的完成
第1节竞贷规则的制定和地券
1制定竞贷规则
2地券样式的变迁
第2节山手居留地的构造
1山手居留地的整备扩张
2特别租赁地的出借情况
第3节居留地地区完成
1居留地的名称
2居留地的官有地编入
3居留地地区的完成及其构造
第4节居留地的人口及商社数量
第3章收回居留地自治权及其复活计划
第1节取缔长官本森的解职
1取缔长官本森的职务
2加强居留地警察制度
3取缔长官本森的解职
第2节外方自治权复活运动与日方态度
1外国人的自治权复活计划
2条约修正予议会的讨论
3国内舆论的反对和领事团的态度
第4章横滨居留地的中国人
第1节明治初期的状态
1居留中国人的管辖
2竹溪纸币伪造事件
第2节日中清修好条规的签订与居留中国人
第3节治外法权下的生活
1领事到任及其影响
2墓地、避医院的设置和内地旅行问题
3职业上的限制
后记
刊登页面 | 目录 | |
---|---|---|
110 | 第1表 | 生丝荷存所银行的借款金额 |
153 | 第2表 | 横滨市的级别选举人、议员数 |
196 | 第3表 | 横滨市、全国贸易额的推移(明1-22) |
197 | 第4表 | 横滨贸易额对全国百分比(同) |
214 | 第5表 | 明治19、20年横滨进口商品的交付量和年末库存 |
217 | 第6表 | 横滨出口总额的主要出口产品百分比(明1-22) |
219 | 第7表 | 横滨的茶叶出口对全国比(同) |
222 | 第8表 | 横滨的铜出口及其对全国比(同) |
224 | 第9表 | 古河产铜量的推移(明8~22) |
228 | 第10表 | 横滨的漆器出口额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30 | 第11表 | 横滨陶瓷出口额及其对全国比(同) |
233 | 第12表 | 北海道海产品的府县移出和海外出口(明12・22) |
234 | 第13表 | 横滨的海产品出口额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36 | 第14表 | 横滨的大米出口及其对全国比(同) |
241 | 第15表 | 横滨主要进口商品的进口总额百分比(同) |
242 | 第16表 | 横滨的棉制品进口额及其对全国比(同) |
247 | 第17表 | 棉线进口的国别明细(明10-22) |
248 | 第18表 | 棉线的产量与进口量的对比(同) |
249 | 第19表 | 横滨的递棉进口额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50 | 第20表 | 横滨的毛织物、棉毛交织物进口额及其与全国比(同) |
252 | 第21表 | 横滨主要毛织物进口情况(同) |
254 | 第22表 | 千住制绒厂拉夏制造量(明12-22) |
256 | 第23表 | 横滨的砂糖进口趋势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59 | 第24表 | 红糖和白糖的进口对比(明10~22) |
260 | 第25表 | 横滨钢铁类进口额的推移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62 | 第26表 | 横滨机械进口额的推移与全国比(同) |
263 | 第27表 | 横滨和全国主要机械进口额(明19-22) |
264 | 第28表 | 横滨的石油进口额及其对全国比(明1-22) |
270 | 第29表 | 横滨进口商品的各地分送高(明11~12) |
273 | 第30表 | 横滨进口商品的横滨交易商的各地分送高(同) |
274 | 第31表 | 横滨进口商品的东京批发店的各地分送高(同) |
283 | 第32表 | 洋银行情对照表(明1~10) |
284 | 第33表 | 洋银行情月表(同) |
287 | 第34表 | 全国进出口超额、金银进出口金额对照表(同) |
288 | 第35表 | 横滨港一般进出口额、金银进出口额、洋银行情对照表(同) |
309~310 | 第36表 | 明治初年通用二分金・一分银一览表 |
312 | 第37表 | 明治初年二分金・一分银流通高表 |
347 | 第38表 | 政府纸币、银行纸币流通量(明9~18) |
352 | 第39表 | 全国进出口超额、金银币出口额、洋银进出口额对照表(明11-20) |
359 | 第40表 | 横滨银币行情月表(明10~18) |
361 | 第41表 | 明治10~16年的经济指标 |
406 | 第42表 | 横滨洋银交易所每月买卖交易高月表(明8-11) |
407 | 第43表 | 每月买卖交易高月表2(明12~13) |
408 | 第44表 | 横滨、大阪的洋银、1日元银的买卖年表(明12~18) |
408 | 第45表 | 横滨交易所的利润金和交易所股票行情表(明13-19) |
412 | 第46表 | 4国立银行银行资本的各种成分、银行信用的各种形态(明7-9) |
413 | 第47表 | 金币100日元的纸币之差(明8~9) |
414 | 第48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第一国立银行(横滨分店)主要帐目的推移(明6-9) |
415 | 第49表 | 第二国立银行、第七十四国立银行、保土谷第一百三十二国立银行股东结算的内容(明6-13) |
418 | 第50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股东名册 |
419 | 第51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董事名册 |
420 | 第52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资本的各种成分(明11-12) |
421 | 第53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存款总额(明13) |
423 | 第54表 | 银行信用的各种形式(明11~12) |
424 | 第55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各店铺贷款余额(明13) |
428~435 | 第56表 | 神奈川县内全国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明12~15) |
436 | 第57表 | 神奈川县内全国立银行、银行资本的各项成分(明12~15) |
436 | 第58表 | 两国国立银行的银行资本的各项成分(明14) |
436 | 第59表 | 神奈川县内全国立银行・银行信用的各种形式(明12~15) |
439 | 第60表 | 国立银行主要帐目的推移(明15~19) |
439 | 第61表 | 主要金融机关帐目(明22-23) |
441 | 第62表 | 3国立银行的资力(明19) |
444~445 | 第63表 | 第二国立银行银行资本的各项成分 |
446~447 | 第64表 | 第二国立银行股东名册 |
448~449 | 第65表 | 第二国立银行的政府关系存款 |
450 | 第66表 | 富冈制丝厂相关资金的运作 |
451 | 第67表 | 第二国立银行的私人存款 |
452 | 第68表 | 第二国立银行定期存款收支额 |
454~455 | 第69表 | 第二国立银行定期存款存款预主的职业分类 |
455 | 第70表 | 第20次储蓄存款 |
457 | 第71表 | 各期第二国立银行储蓄存款预存金 |
457 | 第72表 | 第二国立银行活期存款的先主构成 |
459 | 第73表 | 第二国立银行前桥支店国库存款贿赂 |
460 | 第74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资产负债表(明19~24) |
461 | 第75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银行资本的构成 |
461 | 第76表 | 第二国立银行和银行资本的构成 |
462 | 第77表 | 第二、第七十四两国国立银行存款余额比较 |
463 | 第78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大宗股东名 |
465 | 第79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与政府有关存款的内容 |
466 | 第80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活期存款职业分类 |
467 | 第81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定期存款按职业分类 |
470 | 第82表 | 第二国立银行主要帐目利润金的推移 |
471 | 第83表 | 第二国立银行主要利润金的来源 |
471 | 第84表 | 贷款的行为 |
474 | 第85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贷款的推移 |
474 | 第86表 | 第二国立银行生丝进货交易概况(明16-23) |
475 | 第87表 | 横滨生丝贸易概况(明13~23) |
476 | 第88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贷款借主的职业构成比(明17-22) |
476 | 第89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贷款抵押品分类构成比(同) |
477 | 第90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活期存款贷款的推移(同) |
478 | 第91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贷越职业抵押品构成比(同) |
479 | 第92表 | 1886年12月末贷款明细 |
480 | 第93表 | 该总店贷款抵押品分类明细 |
482 | 第94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人民币汇率变化(明17-22) |
483 | 第95表 | 第二国立银行总店货物汇率的推移(同) |
484 | 第96表 | 第二国立银行折扣票据的推移(同) |
486 | 第97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银行信用的各种形式(明19・23・24) |
487 | 第98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主要会计构成比(同) |
487 | 第99表 | 第二国立银行、主要会计构成比 |
488 | 第100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公债证书明细(明19-24) |
489 | 第101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按职业、抵押贷款余额(同) |
490 | 第102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按期贷款职业、抵押余额(同) |
491 | 第103表 | 第七十四国立银行货汇票、折扣票据(同) |
494 | 第104表 | 明治初年银币行情(明8~16) |
517 | 第105表 | 横滨正金银行发起人所有股份数 |
518 | 第106表 | 横滨正金银行创立时股东按府县分类 |
524~525 | 第107表 | 横滨正金银行初期资产负债表 |
541 | 第108表 | 横滨正金银行外汇资金贷款表(明13) |
542 | 第109表 | 横滨正金银行海外货物汇兑及折扣贷款表 |
545 | 第110表 | 作为外国外汇资金的政府存款统计 |
545 | 第111表 | 横滨正金银行海外货汇取组高统计 |
549~550 | 第112表 | 横滨正金银行资产负债表 |
552 | 第113表 | 横滨正金银行预计损失 |
560 | 第114表 | 横滨正金银行滞纳准备金结算 |
563 | 第115表 | 横滨正金银行累年海外货物汇率取组高 |
565 | 第116表 | 横滨正金银行汇兑临时交额明细 |
568 | 第117表 | 横滨正金银行政府相关存款高 |
583 | 第118表 | 向横滨町地、居留地等转换成高内引的农业用地(明5) |
584 | 第119表 | 横滨港内町地(关内地)及其旧所属町(明4) |
616 | 第120表 | 横滨港内外地的沽票地、高请地的存在状况(明7) |
626 | 第121表 | 主要城市的“票面地价”平均额 |
638 | 第122表 | 主要城市市区地租修正的结果 |
646 | 第123表 | 农业生产的动向(明10) |
647 | 第124表 | 佃作率的动向(明13~23) |
647 | 第125表 | 神奈川县自小作分类户数比率(明13~16) |
648 | 第126表 | 同(明17~23) |
649 | 第127表 | 米反收(明10~23) |
650 | 第128表 | 大麦反收(同) |
653 | 第129表 | 新旧贡租比较案(明4) |
654 | 第130表 | 地所买卖之利益(明5左右) |
655 | 第131表 | 备荒贮谷方案 |
665 | 第132表 | 神奈川县管下地租改正田畑宅地租额计算表 |
670 | 第133表 | 反别丈量比较(明3・8・11) |
670 | 第134表 | 田地的绳延率 |
671 | 第135表 | 1872年度的米价 |
672 | 第136表 | 米价表・金1日元付买卖行情 |
673 | 第137表 | 地价计算米价 |
674 | 第138表 | 模范村的面积、反收、反当地价(明9~11) |
675 | 第139表 | 模范村种肥代(明9) |
676 | 第140表 | 种肥代的比例(同) |
676 | 第141表 | 模范村反收、种肥代、反当地价(同) |
677 | 第142表 | 自产地平均反当收益表 |
679 | 第143表 | 不服村的耕地状况和修改反别的结果 |
686 | 第144表 | 各郡的质书入比率(明17) |
687 | 第145表 | 久良岐郡的地价变动(明11~16) |
693 | 第146表 | 市区农村大米反当产量(明5-11) |
694 | 第147表 | 各郡平均反当产量(明10~20) |
695 | 第148表 | 和田家的作物构成(明13~14) |
697 | 第149表 | 铃木家的油渣销售方(明35~大正2) |
700 | 第150表 | 农作物的构成(明10) |
703 | 第151表 | 久良岐、橘树、镰仓郡的挤奶(明13~20) |
704 | 第152表 | 久良岐・橘树郡的挤奶场(明14~18) |
705 | 第153表 | 销售牛头数(明6~7) |
706 | 第154表 | 屠宰牛猪数(明13~20) |
710 | 第155表 | 和田家现金收入构成(明4) |
713 | 第156表 | 神奈川县的蚕丝业统计(明18) |
714 | 第157表 | 横滨市区4个郡的蚕丝业(明17-25) |
716 | 第158表 | 都筑郡第29区的制丝业(明5-6) |
717 | 第159表 | 铁村农民层的“分解”(明5) |
717 | 第160表 | 恩田村农民层的“分解”(同) |
719 | 第161表 | 年季奉公人、外出打工的流出地、出生地 |
721 | 第162表 | 树令别茶园反别(明17) |
721 | 第163表 | 制茶产量(明17~25) |
722 | 第164表 | 茶园反别(同) |
722 | 第165表 | 制茶户数(同) |
722 | 第166表 | 下菅田村、三枚桥村、小机村的制茶经营(明16~17) |
723 | 第167表 | 下菅田村小川家的制茶经营收支(明13~16) |
724 | 第168表 | 新井新田的面积石高其他 |
726 | 第169表 | 铃木家的茶业经营(明12~22) |
726 | 第170表 | 新井新田的制茶产量(明25・34・39・40・43) |
728 | 第171表 | 制茶劳动的生产率(明13~16・34・39・40・43) |
728 | 第172表 | 铃木家的新井新田小作料收纳(明14・20) |
729 | 第173表 | 铃木家的制茶经营(明13~16) |
805 | 第174表 | 国别永代租地权所有坪数(明29) |
808 | 第175表 | 居留地消防队的收支一览表(明26-28) |
815 | 第176表 | 明治3~20年的居留地改造费的1902年现在日元币换算表 |
817 | 第177表 | 1877年代横滨在留外国人对全国开港场在留外国人比率 |
818 | 第178表 | 1877年代横滨欧美商社对全开港场欧美商社比率 |
819 | 第179表 | 1870年全开港口国籍人口表 |
820 | 第180表 | 1878年各港口国籍的外国人人口 |
821 | 第181表 | 各港口的外国商社数 |
823 | 第182表 | 明治7~14年全开港场英国人口及商社数 |
824 | 第183表 | 横滨在留欧美人、中国人合计表(明3~23) |
825 | 第184表 | 明治前期横滨在留国籍的外国人人口(明3~30) |
826 | 第185表 | 明治前期横滨在留国别外国商社数(明7~30) |
889 | 第186表 | 永借权持有外国人现在国别表(明29) |
890 | 第187表 | 驻横滨中国领事表(明11-26) |
刊登页面 | 附图 | |
---|---|---|
334 | 第1图 | 金谷行情会所的米谷及洋银市场附 |
339 | 第2图 | 横滨汇兑公司发行的洋银券 |
356 | 第3图 | 横滨洋银交易所相场附(明12) |
357 | 第4图 | 横滨银币明细行情表(明15) |
360 | 第5图 | 对洋银的纸币价格最高最低线表(明8~14) |
485 | 第6图 | 货汇取组的行动 |
527 | 第7图 | 汇票据雏形 |
602 | 第8图 | 地券(竹泽文右卫门) |
卷末插込 | 图版 | 1877年代横滨市街 |
关于本页的咨询
页面ID:447-70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