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是正文

老化桥的更换

最后更新日期2019年3月13日

在过去的桥梁

井土谷桥(南区)

2013年8月竣工

井土谷桥是作为震灾复兴桥梁,于1929年建成的桥梁。建设后经过了80多年,由于老化显著,开始了更换事业,同时也扩大了桥上的人行道。

江崎跨线桥(鹤见区)

2013年3月竣工

江崎跨线桥是1929年,为了消除伴随新鹤见操控车场建设的地域分割,旧国铁转用铁路桥建造的特拉斯桥。
再架设后约80年,包括作为铁路桥的使用在内已经过了110年以上(普拉特桁架部),因此正在老化,另外,桥梁的宽度也只有5.5米,很窄很危险,所以要进行更换,扩大车道,在两侧设置人行道,提高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提高了行人的安全。

霞桥(中区)

2013年3月竣工

对霞桥钢制桥墩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发现大范围内有显著的腐蚀,因此进行了桥梁的更换。在更换架桥时,将作为土木遗产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江崎跨线桥”的普拉特托拉斯进行了移设和再利用。

新开桥(中区)

2012年9月竣工

架设在新山下运河上的新开桥是1933年竣工的桥梁。建设后约80年过去了,正在老化,抗震加固成为了课题,为了扩大人行道,进行了更换。

都桥(绿区)

2012年3月竣工

本桥梁的县道青砥上星川线靠近中山站,是行人和自行车的利用者多的线路,不过,从都桥到青砥十字路口的区间因为没有人行道所以处于危险的状况,另外,都桥的有效宽度只有5.5米,很难错过大型车和巴士。因此,进行了更换,扩大了车道,实现了人行道的连续化和改良。

谷本人道桥(青叶区)

2012年3月竣工

旧桥于1966年完工,将水管桥的上部作为人道桥使用,但是宽度为1米,只能交替通行,桥的抗震性还没有确保,所以进行了桥的更换,新桥的宽度为4米,是符合现在道路基准的桥,所以利用者的便利性和为了确保地震的安全性,提高了桥的功能。

见晴桥(中区)

2011年2月竣工

因为在见晴桥的钢制桥墩的水中部分发现了损伤,所以重视安全性,禁止车辆通行,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其结果是,发现了损害桥构造上稳定性的损伤,而且损伤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不是通过维修来应对,而是进行了桥的更换。

境川桥(泉区)

2011年3月竣工

架设在境川上的境川桥是1967年建造的横滨市管理的桥长30m的道路桥。这项事业伴随着河川改修事业,横滨市作为与河川管理者神奈川县的共同事业,对计划河川断面上桥墩、桥墩造成障碍的境川桥进行了更换和周边的护岸工程。

赏花桥(南区)

2011年10月竣工

赏花桥是架设在2级河流大冈川上的横滨市南区的桥。从1959年的建设开始已经过了50年,除了桥位数和高栏之外,支撑桥的桥墩和桥墩也出现了显著的老化。进行了更换架桥,新桥设置了人行道,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抗震性。

野岛桥(金泽区)

2010年3月竣工

架设了架设在野岛运河上的1956年完成的老化桥。新的野岛桥在宽6.0米的2车道的车道桥及其两侧设置了4.0米和2.0米的人道桥,谋求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无障碍化。另外,车道桥的防食采用了“金属熔射”,另外作为人道桥的主要构造材料,市内首次采用了“超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作为沿岸的桥梁,飞跃性地提高了对盐害等的耐久性。

潮见桥(鹤见区)

2009年11月竣工

潮见桥是一级河流鹤见川上的桥梁。旧桥是1955年完成的桥长123m,7径间的钢筋混凝土矫正,历经半个世纪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随着鹤见川的河川改修,横滨市作为与作为河川管理者的国土交通省京浜河川事务所的共同事业进行了架设。随着架设,新的潮见桥符合现在道路桥的标准,在提高地震安全性的同时,为了让步行者、自行车能够安全通行,扩大了人行道。

根岸桥(矶子区)

2007年10月竣工

作为关东大地震的复兴桥梁,架设了1926年完成的老化桥。
新的根岸桥,以作为复兴象征的旧根岸桥的样子和功能性亲切的桥上空间的创造的和谐为理念进行了景观设计。
震灾复兴时的柱子设计的复原,由于当地居民的参加,在宽幅的人行道上配置了阿尔科布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搭配。

中村桥(南区)

2007年6月竣工

作为关东大地震的复兴桥梁,架设了1926年完成的老化桥。
新的中村桥在宽9.75米的3条车道和两侧设置了宽4.0米的半平型人行道,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无障碍化。
另外,旧桥还保留着完成当时的御影石的柱子,为了留下当时的面貌,将这个柱子再利用到了新桥。

末吉桥(中区)

2007年3月竣工

作为关东大地震的复兴桥梁,架设了1929年完成的老化桥。
新的末吉桥在宽7.0米的2车道的车道和两侧设置了宽3.0米的半平型人行道,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无障碍化。
另外,旧桥作为拱桥,因为映在河面上的曲线轮廓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所以在更换时,考虑到保留其面貌的景观而设计。

关于本页的咨询

道路局建设部桥梁课

电话:045-671-2791

电话:045-671-2791

传真:045-662-3945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回到上一页

页面ID:545-94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