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日期2024年3月13日
从这里开始是正文
桥的概要
[架河]帷子川[桥长]35.5米
[宽度]11米[架设年]1996(平成8)年
[概要]早晚,相铁线西横滨站和周边的住宅区,甚至是一直延伸到野毛山蓄水池的“水道道”上。在与1887年近代自来水诞生相关的桥上,照明灯的柱子给人以煤气灯的印象,两侧栏杆等间隔支撑的15根柱子,让人仿佛模仿狮子脸的当时的自来水栓。帷子川位于支流石崎川的分岔点,可以看到动态的河流。
[架河]帷子川[桥长]183米
[宽度]21.8米[架设年]1981(昭和56)年
[概要]在支撑国道16号的桥上,是一座动态横穿帷子川和相铁线西横滨站站台头上的跨线桥。桥另一方面的滨松町十字路口是连接市内和湘南方向、横滨和八王子十个字的交通要地。“尾张屋”这个名称是宝历时期(1751-1764),尾张屋九平治开发了桥的东侧一带,一直持续到1928年的附近的地名。现在只在这座桥上留下了这个名字。两侧人行道的一部分设置了下行的帷子川沿河和上行下行的楼梯,对行人来说也是方便的通行路。
[架河]帷子川[桥长]28米
[宽度]11米[架设年]1998(平成10)年
【概要】1998年11月修建的桥上,竖着画曲线的石造白色柱子与不锈钢的栏杆相匹配,给人一种柔和清爽的印象。桥的一方是平沼集会所和平沼清爽公园的入口,另一方是冈野神社等,随着帷子川的流动,桥也成为了孩子和老年人聚集的地域休息的象征。
[架河]帷子川[桥长]28.2米
[宽度]8米[架设年]1970(昭和45)年
[概要]位于连接县立横滨平沼高校和相铁线平沼桥站的道路途中,早晚作为高中生们的上学路,另外作为周边居民的上下班路桥也很热闹。这附近的河流曾经是海水和河水混合的钓鱼名胜,据说从几家钓鱼船店每天都会有船出来。这样的钓鱼人的热闹,现在在横滨站西口的繁华街上徒步圈,变成了高层公寓林立的都市性热闹。
[架河]-[桥长]320.6米
[宽度]7.5米[架设年]1971(昭和46)年
[概要]这座天桥在从平冈桥中央到周边排列的高层公寓之间穿行延伸,简直就像现代的“贯通”一样。以前在通过平沼町和西平沼町的铁路铺设上设置的道口被称为“不打开的道口”,使附近的交通堵塞变得慢性化,但是由于超过铁路头顶的一之桥的建设问题解决了。现在也从横滨站西口到野毛、伊势佐木町等地,制造出了快速直接连接的高效汽车流。
[架河]帷子川[桥长]28.1米
[宽度]9米[架设年]2005(平成17)年
【概要】从横滨站西口附近到相铁线平沼桥站的道路上架设的桥,2005年6月被架设在新桥上,原本就是讲述横滨历史的有渊源的桥。开港当时,作为从开港场到东海道的主要道路,通过野毛山,从石崎(现在的敷岛桥)到草坪(现在的浅间下)一条直线筑起堤坝,建造了“横滨道”。原平沼桥被称为“平沼桥”,是当时建造的桥之一。当时桥的样子在浮世绘中也有描写,现在在桥脚下的“よこはま道”的解说指示牌上也能看到。
[架河]帷子川[桥长]278米
[宽度]21.05米[架设年]1997(平成9)年
[概要]支撑连接市中心和新横滨方向的“新横滨路”的这座桥,以1997年建造的拱形大铁桥为标志。桥上昼夜都有车辆来往,桥下上行的电车一个接一个地通过了JR和相铁线的铁路铺设。从周边地区道路网和铁路网集中,可以从这座桥上窥见形成巨大交通终点站的横滨站的活力。在那样的桥下缓缓流淌的帷子川,在河面静静地映出了桥的美丽拱门。
[架河]帷子川[桥长]32.95米
[宽度]22.15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支撑从横滨站东口到高岛町方向的街道的这座桥,周边的办公街、专门学校、百货商店等地的游客非常热闹。架在帷子川河口附近,眼睛和鼻子的前端有横滨港,所以能近距离感受到海风。1872年,我国第一条铁路开通,从现在的樱木町站的“横滨”站出发的铁路路,填埋了海的地方。在下一个神奈川站之前设置了五座桥,其中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讲述其历史的就是万里桥。
[架河]帷子川[桥长]35.4米
[宽度]27.5米[架设年]1926(大正15年)(1970年(昭和45年)扩大)
【概要】无论昼夜车来往的国道1号,以及支撑在其头上行驶的首都高速公路的帷子川河口的桥。与附近的金港桥一起,在被河川包围的孤岛般的横滨站东口一带引入城市的大动脉,是一座赋予活力的桥梁。在那样的桥下流淌的河的景色悠闲而平静,给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了平静的片刻。就在前面可以窥见港口的景色,可以感受到海风。
[架河]石崎川[桥长]12.8米
[宽度]1.5米[架设年]1970(昭和45)年
【概要】在流经滨松町十字路口旁的石崎川上架设的短小的人道桥。可以看到带着老年人和孩子,偶尔骑自行车去十字路口的主妇的身影。背着滨松町的十字路口过桥,沿河有一条狭窄的小巷,其周边到处都能看到路边的栽植和积蓄叶子的树木。小小的绿色和石崎川小小的水边营造出的胡同里的风景让人怀念,让人松了一口气。
[架河]石崎川[桥长]13.06米
[宽度]7米[架设年]1961(昭和36)年
【概要】平沼二丁目夹在JR和相铁线的铁路铺设和石崎川之间,细长延伸。越是往西走,那个区域就越狭窄,行人也很少,被寂静包围着。在这一角的这座桥,柱子和黑色铁制的栏杆营造出了厚重的情趣,给周边的公寓和住宅带来了安定的氛围。随风飘扬的柳树林荫树等沿河的情趣颇深。过了桥,有人和车来往的街道上的拥挤。
[架河]石崎川[桥长]11.75米
[宽度]9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扇田桥连接浅间町方向和区政府的街道的陆桥平沼二之桥,在流经下面的石崎川上架起的桥。陆桥下面被用于停车场等,往来于桥的人影也稀稀落落。这是一个能感受到拥挤中宁静的独特空间。放眼河川,可以感受到大鲤鱼悠闲地游泳,桥下的柳树静静地摇曳的情趣丰富的味道。由于栏杆低,河川的景色很大,像画出缓慢的曲线一样向横滨站方向流动的河流风景吸引了我。
[架河]-[桥长]251.48米
[宽度]7.5米[架设年]1974(昭和49)年
【概要】平沼二的桥跨越了石崎川和铁路的铁路铺设的头顶,用一条直线连接了之前被分割的冈野和浅间町和区政府所在的中央和户部町。桥不仅形成汽车和人的流动,还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通过这个立体交叉的完成,不仅消除了之前的铁路道口堵塞,还整备了在区内巡回的巴士路线,以区政府为中心,从各个地区聚集了区民,地域活动也得到了强化。
[架河]石崎川[桥长]16.75米
[宽度]22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横滨站的东口方向和从西口方向的道路网在这座桥的十字路口汇合,是通往市中心的横滨站根岸道路的交通要地。上行3车道、下行2车道和道路宽度很宽,平沼和户部紧密相连。在关东大地震后建造的桥上,是汇集了当时抗震技术精华的厚重建筑。灯笼形状的石造的柱子传达着历史的风格。
[架河]石崎川[桥长]17米
[宽度]8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从平沼一丁目方向过了这座桥,就到了车和人频繁来往的京浜急行户部站前(户部本町)。也许是因为热闹的缘故吧,从国道1号隔一条路的沿河的后街,感觉更加安静、平静。修整周到的花坛装饰着桥的周围。也许是因为离车站很近,周边有很多公寓,路上的父母带着孩子、学生、老年人等互相打招呼、主妇站着说话等,沿河的胡同里洋溢着亲切的生活感。
[架河]石崎川[桥长]20.8米
[宽度]2m×2根[架设年]1984(昭和59)年
【概要】梅香崎桥两侧设置的步行者专用的桥。在石崎川的河边,这座桥的周边格外能感受到绿色的丰富。桥的南侧,沿着河川种植了樱花树,春天作为赏花的名胜很受欢迎。另外,在樱花树的一角还设有石崎川公园,作为有游乐设施的公园,可以看到养育孩子的妈妈们让孩子们玩耍的风景。因为通往公园的这座桥是行人专用道路,所以带着孩子和老年人都可以放心使用。
[架河]石崎川[桥长]19米
[宽度]5.6米[架设年]1929(昭和4)年
【概要】1929年建造时,桥通过红梅町和石崎町而得名。河畔,国道1号一侧有户部警察署和西消防署,可能是因为紧急车辆来往,这座桥和梅香崎人道桥是用栅栏隔开的汽车专用道路。桥的两岸上排列着樱花树和柳树,加上在河里游泳的鲤鱼的样子,演出着充满风情的景色。
[架河]石崎川[桥长]14.15米
[宽度]6.5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安政6年(1859),横滨开港时,作为连接开港场和东海道的交通路线,建设了“横滨道”,那时石崎桥和平沼桥一起架设。但是,1915年在高岛町建设横滨站,石崎桥移动到了现在的地方。在石造的柱子散发威严的桥的旁边,横滨市下水道河川局的设施“樱木泵场”,沿着桥接过粗的水管,桥下还能看到连接河和泵场的水路口。附近有樱木町町内会馆和石崎自治会馆,是地区的活动据点。
[架河]石崎川[桥长]15.3米
[宽度]8米[架设年]1930(昭和5)年
[概要]横滨开港的时候,作为从东海道来的交通路线,建设了“横滨道”,现在的敷岛桥的地方架设了石崎桥,有着马车和人力车行驶,各种各样的物资来往的历史。石崎桥是1915年在高岛町建造横滨站时移动到现在的地方,1930年,在曾经有石崎桥的地方架起了这座桥。在平沼商店街脚下的桥上,市营地下铁高岛町站就在附近,通过“亲密接触天桥”(行人专用)与横滨站东口相连,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敷岛”的由来是与本居宣长的樱花有关的有名和歌的开头句。曾经与这条河相连,流向高岛町方向的樱花名胜“樱川”有关,现在在这座桥岸边种植的樱花,宣告着周边春天的到来。
[架河]石崎川[桥长]17米
[宽度]22.05米[架设年]1929(昭和4)年
【概要】支撑汽车频繁往来的新横滨路(4车道道路)的是这座桥。柱子是威严的石造,上面有灯窗。以前从这座桥附近到现在的横滨站周边都是海,1872年,为了开通我国第一条铁路,那片海被填埋,到神奈川站为止的铁路被整备了。因为进行了那个填埋事业的高岛嘉右卫门的名字而被命名了桥的名字。
[架河]石崎川[桥长]24.5米
[宽度]22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在横滨站周边行驶的两条主要道路,在连接国道1号和新横滨路的街道上架设。不论昼夜,车和人都很热闹,而且与桥平行的京浜急行也在行驶,附近的高架线上JR线来来往往等,传达着都市的匆忙。与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着河边的普罗姆纳德走,缓缓流淌的水边传达着宁静,让人忘记都市的喧嚣。
新田间川[桥长]19.04米
[宽度]10.67米[架设年]1962年(昭和37年)
【概要】架设在新田间川和帷子川汇合的地方,山脚下有古河电工的建筑。包括从这附近可以说是平沼象征的煤气罐附近在内的帷子川沿岸,是从1907年左右开始正式化的横滨工厂申奥政策,是工业地区最初被指定的地方。还有日本第一家火柴工厂、肥皂工厂等。桥架设在帷子川沿岸的单行道上,除了散布在周边的工厂相关车辆来往以外交通量并不多。桥的两侧设置了被栅栏隔开的步行者专用路,不用在意车的来往就可以利用。
新田间川[桥长]19.1m
[宽度]8米[架设年]1962年(昭和37年)
【概要】大约250年前,帷子川的河口是现在的相铁线天王町站附近。填埋了那么多的大海,形成了城市,但是在填埋地,现在开发的功劳者们的名字还留在了町名和桥的名字里。藤江桥也是其中之一,源于天明6(1786)年填埋了现在浅间町四丁目附近的藤江茂右卫门的名字。涂成红色的栏杆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新田间川[桥长]23.3米
[宽度]1.5米[架设年]1975(昭和50)年
【概要】藤江桥位于与国道16号交叉的环状1号和连接新横滨路几乎一条直线的道路上,所以车辆往来频繁。为此,桥的旁边设置了行人专用的人道桥。桥架在新田间川大幅度弯曲的地方,在水流的尽头还能看到和帷子川的汇合处。从河流中可以窥见周边的地形特征,很开心。
新田间川[桥长]19.3米
[宽度]7.5米[架设年]1960(昭和35)年
【概要】因为要架设在国道16号交叉的环状1号线和连接横滨站前的新横滨路“冈野町”十字路口的街道,所以车辆往来很激烈。这条路是贯穿冈野中心的主要街道,桥是重要的交通要地。
新田间川[桥长]21.4m
[宽度]2.5米[架设年]1983(昭和58)年
[概要]与车辆往来频繁的霜下桥相邻的人道桥。在桥的旁边,县的联合政府大楼和大型公寓林立,行人络绎不绝。另外,市立冈野中学和有游泳池的大规模冈野公园等也在附近,骑自行车的孩子、老人、坐婴儿车的主妇们的身影也很引人注目。描绘支撑栏杆的拱形的基础给桥留下了柔和的印象。
新田间川[桥长]20.7米
[宽度]11.5米[架设年]2001(平成13)年
【概要】在拥有摩登柱子的这座桥的旁边有市立冈野中学的校园,早晚作为上学的路很热闹。周围是幽静的住宅区,散步的老年人的身影也很引人注目。沿河排列着柳树,枝叶随风摇曳的风情似乎让人忘记了周围的喧嚣。在混凝土桥上,不锈钢制的栏杆让河边感到年轻。
新田间川[桥长]24.5米
[宽度]11.5米[架设年]1974(昭和49)年
[概要]桥位于比周围高的位置,俯视的河流景色有着独特的味道。沿河在比车道高的位置设置了序曲,行人可以不用在意车,一边欣赏河流的景色一边走。桥的一侧有公园,可以看到老年人享受门球的样子,桥的周边有以人为主角的氛围。车的交通量也不是很激烈,在桥的周边可以感受到悠闲的河流。
新田间川[桥长]21.15米
[宽度]21.97米[架设年]1927(昭和2)年
【概要】安政6年(1859)横滨开港时,作为连接开港场和东海道的交通路线,“横滨道”被建设时架设的历史悠久的桥。当时,因为是连接草坪新田(现在的浅间町)和冈野新田(现在的冈野)的新田之间的桥,所以被命名为“新田间桥”。从开港时开始支撑物资往来的桥,现在也位于车和人的往来频繁的新横滨路,支撑着横滨站周边充满活力。桥下,将河流分成三个部分的桥位数的设计很有趣。
新田间川[桥长]28.4米
[宽度]2.3米[架设年]1969(昭和44)年
【概要】设置在一之桥一侧的步行者专用道路。栅栏和稍微高一点的台阶与车道之间相隔。在连接横滨站西口繁华街和北幸二丁目办公街的街道上,商务人士络绎不绝。太阳落山后,周边的街灯就会美丽地映在河面上,都市里流动的河流独特的风景让人印象深刻。
新田间川[桥长]27.68米
[宽度]6米[架设年]1956(昭和31)年
[概要]新田间川因横滨站西口地区的填埋而从河口部分离出来,与幸川的汇合点成为了下游的停止点。这座桥横跨其最下游。从新横滨路的中央大道到横滨站西口的中央大道。描绘砖风格的柱子和张开翅膀的海鸥们的栏杆传达了横滨的特色。桥整体中央部分呈隆起的拱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架河]幸川[桥长]26.8米
[宽度]16米[架设年]1954(昭和29)年
[概要]南幸二丁目和冈野一、二丁目,从地图上看,周围被河包围,形成了像岛一样的形状。这一带曾经填埋而诞生的冈野新田,连接这里和横滨站西口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路线就是内海桥。在巴士和出租车不停地来往的桥的周边,建有办公大楼、专门学校、酒店、购物大楼,支撑着横滨最大的繁华街。
[架河]幸川[桥长]26.8米
[宽度]3m×2根[架设年]1975(昭和50)年
[概要]架设在幸川和新田间川汇合处的内海桥两侧的人道桥。利用集中在横滨站西口的铁路和巴士等的商务人士、学生、购物客人等,不论昼夜都很忙地在桥上来往。在象征着横滨市中心的热闹的桥上,下面流淌的河流充满了丰富的水,向繁华街送去风,给人一种让人心情平静的自然。
[架设的河流]幸川[桥长]30.2米
[宽度]24.18米[架设年]1978(昭和53)年
[概要]幸川桥是一座不认为是桥的桥。从横滨站西口到冈野十字路口的商店街的一角有横滨VIVRE碧布莱。从南幸桥到那座建筑物的入口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其实这里是桥上,下面流淌着幸川。桥的路面上画着马赛克画等,作为行人休息的地方花了很多心思,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说是被河包围的西区特有的独特桥的活用法。
[架设的河流]幸川[桥长]28.05米
[宽度]9.3米[架设年]1954(昭和29)年
[概要]横滨站西口代表繁华街的桥。身穿最新时尚的年轻人在路上走来走去。四六点钟,桥上有很多人排队,是因为附近乔伊茄子的专用停车场在桥左转的地方。车通过的话人的队伍,相反人通过的话车的队伍就会在桥上形成。在桥下可以看到大鲤鱼悠闲地游泳的样子。
[架设的河流]幸川[桥长]42.32米
[宽度]5.22米[架设年]1988(昭和63)年
[概要]从横滨站西口五号街到电影院所在的姆大厦2楼部分连接的天桥般的桥。1988年大楼完成的同时被架设,不仅是姆维尔利用者,作为连接周边地区和车站的近道被利用,集中在南幸桥的人的流动被缓和了。因为架设在幸川中最高的位置,所以从桥上可以一览西口附近的热闹。
[架设的河流]帷子川分水路[桥长]24.81米
[宽度]12.5米[架设年]1992(平成4)年
【概要】在连接环状1号和北幸周边的办公街的道路上,商务车频繁往来。走在桥上的有很多在周边大楼工作的商务人士,可以窥见横滨站西口作为商业城市的脸。在桥上,首都高速三泽线的“横滨站西口”出口的通道像天花板一样覆盖着,桥的风景完全改变了。
[架设河]帷子川分水路[桥长]29.29米
[宽度]37.52米[架设年]1996(平成8)年
【概要】在连接横滨站西口和鹤屋町三丁目十字路口的桥上,支撑着车站前巴士终点站的大动脉。该桥于1996年修建,由曲线和直线组合而成的现代设计与周边的大楼群相匹配。柱子像后现代艺术一样弯曲的纪念碑风,栏杆像蛇腹一样细弯曲,把身体靠近那个凹陷的空间,眺望河川的流动,站着说话也很开心。
[架设的河流]帷子川分水路[桥长]25米
[宽度]17米[架设年]1988年(昭和63年)
【概要】架设在连接横滨站西口和环状1号线的鹤屋町的办公街上。被选为“神奈川之桥100选”的这座桥,是以“林”为印象设计的,两侧各有6根照明灯让人感受到树立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桥的中央有一个突出三角形的空间,伫立在眺望河流中也很开心。虽然位于首都高速线下,但还是感觉到了明亮的通风良好。
[架设的河流]帷子川分水路[桥长]25.4m
[宽度]15.75米[架设年]2017(平成29)年
【概要】鹤屋町、冈野、浅间町一带在江户时代被称为袖浦的风光明媚的大海蔓延开来。从江户中期开始填埋事业,最后的填埋在鹤屋町附近,是1912年的事。“鹤屋”是开发的加藤八郎右卫门的商号,在这座桥上也留下了它的名字。昭和3年(1928年),第一代鹤屋桥作为木桥架桥,昭和30年(1955年)第二代作为钢桥竣工,现在是第三代鹤屋桥。周边建有办公大楼、餐饮店、专门学校,汽车和人的热闹络绎不绝。
[架设的河流]帷子川分水路[桥长]28.7米
[宽度]7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1996(平成8)年架设)
[概要]在连接横滨站的东口和办公街的步行者用道路上。从上面开始首都高速行驶,电车频繁往来于相邻的铁路铺设,可以感受到横滨站周边的动态城市建设,从下面流过河流。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西洋画家松本落介(1912-1948)持续画了好几部作品的代表作《Y市之桥》的原型桥上,寻找至今仍受到很多人支持的名画的面貌也很开心。
[架设河]帷子川分水路[桥长]30.1m
[宽度]38米[架设年]1926年(大正15年)(1970年(昭和45年)扩大)
【概要】在首都高速横羽线下,支撑着不知道车辆流动休息的国道1号的桥。架设在河口,附近有一个港口。周边有大型购物中心、办公街、预备校、高层公寓等,来往的人也很多。柱子上装饰着像船具一样的照明,栏杆的设计是波形,其中央部设置了画有帆船和舵的铭牌等,洋溢着港口的气氛。
[架设河]港湾部分[桥长]223米
[宽度]40米[架设年]1998(平成10)年
【概要】从神奈川区方向乘坐国道1号和15号等时,为了进入未来21地区而架设在玄关口的桥。桥的前面有神奈川区和西区的区界,过了桥就变成西区。这座美丽的桥融入了能近距离感受到大海的周边景观,下面也是海上交通船西巴士的路线。1996年公开招募决定的名称是西区民的应征作品。在桥的旁边,下到海边的话,有一条能切身感受到海边的绿意盎然的散步路。
[架设河]港湾部分[桥长]154.8米
[宽度]34~45.7米[架设年]2008(平成20)年
[概要]通过横滨市中央批发市场到达未来21地区,作为临港干线道路的一部分于2008年12月完成的神奈川区和西区的区界之桥。桥的名称和“瑞穗大桥”、“棉花大桥”一起,根据市民的投票决定了。从描绘缓慢曲线的桥上,可以眺望临港公园和横滨海湾大桥。
[架设河]港湾部分[桥长]78.833米
[宽度]12.6米[架设年]1994(平成6)年
【概要】象征未来21地区的这座桥,架设在西区和中区的区界上,也是从中区方向到西区的大门。周边建有帕希费可横滨、Cosmo世界、地标塔、皇后广场等该地区的中心设施,桥上有很多游客,非常热闹。另一方面,桥的旁边有海上交通船海洋巴士的乘坐地“普利先生桥”,另一个是海边公园的新港公园。蓝色和白色的颜色与周围的景观相匹配,十分美丽。
[架设河]港湾部分[桥长]74.7米
[宽度]6.8米[架设年]2021(令和3)年
[概要]未来21地区的中央地区(西区)和新港地区(中区)新沿海连接的区界人道桥。其特征是活用直线的尖锐位数的形状和在位数侧面设置角度,看起来像滑块的设计。因为伫立在桥畔酒店最上部,被认为是国际和平象征的女神像,所以通过公开征集而得名。
[架设的河流]其他(陆桥)[桥长]20.6米
[宽度]5.5米[架设年]1928(昭和3)年
【概要】藤棚浦舟大道最大的高台“久保山”巴士站附近架设的拱形陆桥。建在连接霞丘和南区三春台的区界。建于1913年,但遭受震灾灾害,现在的桥与附近的公共厕所一起,是1928年建造的第二代。砖墙和门柱保留了大正当时的东西。其厚重的氛围受到市认定历史建筑的指定,被选为“金边之桥100选”。以前桥下有市电“去浦舟町”通过。
[架设的河流]其他(陆桥)[桥长]59米
[宽度]4米[架设年]1971(昭和46)年
【概要】登上野毛坡的高台上的野毛山动物园,其入口附近架设的吊桥式天桥。从巴士站“野毛山动物园”附近登上楼梯,过了这座桥,就可以到野毛山公园视野最好的展望台和草坪广场等地。这里从3月下旬到4月作为赏樱胜地很受欢迎,桥上赏花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平时去动物园的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等团体来往的样子很引人注目。
[参考文献]
(图书)
《物语西区的今昔》西区的今昔编辑委员会/编西区观光协会1973
“图形”西-用眼睛看西区的今昔-”西区乡土史研究会/编西区观光协会1981
《横滨西区史区制50周年纪念》横滨西区史编辑委员会/编横滨西区史发行委员会1995
“我想和谁谈谈西区的事情。 横滨市中心西区故乡白皮书》横滨市西区编发行1989
(杂志)
《特集・西区之桥的历史》月刊横滨收藏No.59 p6-8(1988.3)
关于本页的咨询
西区总务部区政推进课地区建设调整负责部门
电话:045-320-8328
电话:045-320-8328
传真:045-322-9847
页面ID:505-56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