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是正文
饮食烦恼Q&A<营养师监修>
最后更新日期2023年8月15日
饮食烦恼Q&A<营养师监修>
零食要怎么给呢?
【需要零食吗?】
孩子为了成长需要比大人多的营养,但是身体也小,胃也小,所以3次吃饭是吃不完的。
点心就像小吃一样,作为补充营养的东西来看待吧。
【送零食的时机是?】
3次饭在规定的时间吃之后,再追加到吃饭的间隙的时间吧。
1~2岁的孩子上午和下午各1次,3~5岁的孩子下午1次是一般的。
【零食的量是多少?】
1~2岁的孩子的点心是水分和零食的组合,1次90千卡,吃饭的10分之1为目标。
1~2岁的孩子有吃到饱腹感的倾向。和水分多的牛奶、水果等组合起来就好了。
【关于在意的砂糖】
用角砂糖计算饮用水中含有的砂糖的量,就可以知道里面放了很多砂糖。
1天的砂糖摄取量的标准是大人2个角糖,1~2岁的孩子1个角糖。
・碳酸饮料500毫升,约15个角糖
・水果饮用水500毫升,约14个角糖
・运动饮用水500毫升,约9个角糖
・天然水果味500毫升,约7个角糖
・200毫升的蔬菜汁,约4个角糖
・乳酸饮料65毫升,约4个角糖
砂糖摄取过多不仅容易蛀牙。
除此之外,也有肥胖的原因、容易疲劳、容易焦躁等影响。
嚼得不好吃
【好好观察一下孩子吃的样子吧】
・您吃得很慢吗?
大人让孩子吃的时候,确认孩子是好好地活动着嘴吃的,然后再加入下一个勺子吧。
・食物的形状适合孩子的发育吗?
坚硬细小的东西,不咬就喝了一杯。
首先练习用牙齿好好地吃柔软大尺寸的东西吧。
・啃老族的体验也很重要
通过体验用门牙咬可以啃的大小的面包和烤年糕等,可以记住一口的量。
嚼起来也会变好,所以推荐哦。
【在能使用牙齿之前很难吃的食材】
・蘑菇、乌贼、章鱼、鱼糕、鱼糕等提炼产品有弹性的东西
・薄肉、叶菜、莴苣等纤维很强的东西
・黄瓜、苹果等坚硬的东西
不好吃的食材要小,切成一口,稍微加热等,在烹饪上下功夫比较好。
【嚼起来有很多好处】
・牙齿排列变好了
好好咀嚼的话,下巴的骨头会长得很强。下巴的成长会导致良好的牙齿排列。
・唾液分泌增加。
唾液不仅有助于消化吸收,还与钙结合,增强牙齿,预防蛀牙。
・使大脑发达
咀嚼会刺激大脑的血管,激活与判断力、集中力、记忆力等相关的前头前野和海马。
・防止吃多了
好好咀嚼可以刺激饱腹中枢,防止吃多了。
・表情变得丰富了
好好咀嚼的话脸的肌肉就会发达,脸的表情也会变得丰富。
嚼东西对身体和大脑都有很多好处。
大人一起吃饭,看到嘴上的动作“鼹鼠”,孩子也会学会咀嚼。
好恶
【好恶的原因】
・感觉性的东西
苦味和酸味是孩子的时候本能性地避开的味道。
硬度、大小、有种子和骨头很难吃,纤维多不能咬的东西也和不擅长联系在一起。
颜色和形状等外观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过去的经验
“太热了”、“酸了”、“把盘子掉下来被骂了”等过去的经验也有可能成为原因。
【如何减少好恶】
・下功夫让吃起来更方便。
做成便于携带的形状或一口便于食用的大小。
把不喜欢的食材用星星和心形扎起来。
混合在咖喱和汉堡等喜欢的料理中。
使用带有喜欢的角色的餐具和食物。
肉和鱼干巴巴的时候会变得粘糊糊的。
・营造愉快的饮食氛围
如果能稍微吃一点不喜欢的食材的话,就多表扬他“吃了呢”“做了呢”。
有自信。如果能和家人一起愉快地吃饭就好了。
・一起帮助购物和做饭
“看起来很新鲜很好吃呢”“听说是从远处的县寄来的”,去购物,和父母一起享受对话,
因为自己和料理有关,所以和“试着吃看看”的契机有关。
・栽培蔬菜,看绘本
在家里种蔬菜和秧苗培育也不错。通过照顾浇水等,可以产生留恋,享受生长和收获。
推荐父母和子女一起读以蔬菜和饮食为主题的绘本。
不要拘泥于让对方吃不喜欢的食材,“吃饭很开心!”培养这样的心情吧。
不要自己吃
【对吃东西没有兴趣或欲望】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生活吧
吃饭和吃饭之间腾出时间吧。
注意不要吃太多零食。
活动身体充分地玩吧。
如果食物太小的话,可以考虑毕业乳吧。过了一岁就把奶瓶换成杯子吧。
・大人也一起吃饭吧
看到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就会问“要不要试试看?”有这样的心情。
快乐的气氛和“吃东西是快乐的事”这样积极的印象有关。
・从各种角度来接近吧
一起去购物,看食物绘本,帮忙做饭等等,
试着下功夫让大家对“食”产生兴趣吧。
【不想自己吃】
・推荐用手抓着吃
切成棒蔬菜、面包、香蕉等容易抓住食材的形状。
即使弄脏了也不要责骂。
弄得乱七八糟,或者放进嘴里或者拿出来,也许正在寻找吃法和吃法。
时常一边帮忙一边守护吧。不把食物送到嘴里,开始玩的话就吃“多谢款待”。
・大人坐在孩子的正面吧。可以看到大人的吃法来模仿。
・选择喜欢的食物配料和容易食用形状的食物配料吧
如果选择孩子喜欢的食物,就很期待吃饭。
选择边缘变高的餐具和容易握的粗细的勺子等孩子容易处理,容易吃的食物工具吧。
【帮助吃饭的时候】
不要把勺子放进嘴里,在下唇上加上勺子的球部分吧。
孩子自己想吃的话,就会把上唇盖在上面。
这个反复,与闭着嘴吃喝,把东西运到嘴里,咀嚼有着紧密的联系。
吃法不均
【不吃的原因】
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岁左右,成长所需的营养量很多,食欲也会提高。
但是,之后因为成长速度变慢,食欲平静下来,吃法也会出现不均。
另外,明白了味道,能够表现出“吃”“不吃”,这也是成长的证明。
【1餐不考虑】
小的时候很难“一顿饭均衡地吃”。
以“1天”“数日”为单位,可以调整主食、主菜、副菜的均衡食用就好了。
吃饭的准备,每餐都尽量准备主食、主菜、副菜。
【为什么吃很多,或者突然不吃昨天吃的东西了?】
・肚子不饿,现在不想吃
在公园里玩,出去散步,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吧。
零食要调节量,在吃饭前2小时结束吧。
・不适合吃饭
改变心情也很有效。
换了吃的人,换了吃的顺序,和喜欢的东西一起吃等小的变化也有吃的情况。
另外,通过减少装盘的量,开始吃“这样的话好像能吃”,吃完后就能得到“全部吃完了”的成就感。
・出了和想吃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
“今天想吃○○”这样的心情大人也一样。
不拘泥于吃完饭,偶尔也会提前结束。
吃的量、速度、喜好因人而异。吃的时期,反复不吃的时期,一点点地能吃到一定量。
均衡地吃,健康,身高和体重按那个孩子的方式增加就没问题了。不要着急,耐心地守护着吧。
玩着吃东西很困扰
【肚子饿了吗?】
吃太多零食,运动身体玩的机会很少的话,到了时间也不会肚子饿。
通过调整生活节奏,肚子饿了就能好好吃饭了。
【调整一下环境吧】
关掉电视,收拾玩具等,试着创造一个可以集中精力吃饭的环境吧。
“○○结束后,就做饭吧”等,让孩子有预见性的声音也很有效。
还有大人也能一起吃饭就好了。吃饭的时间是愉快的时光。
【离开座位请多谢款待】
养成坐着吃的习惯吧。离开座位后不要追着吃,收拾吧。
每天积累起来养成习惯。
【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是有意义的】
“把食物放进去,变得乱七八糟”“故意把食物掉下来”之类的行为会很困扰吧。
这个时期的孩子,眼前的东西什么都要碰,自己确认。
对于大人来说可能看起来是礼貌拙劣的行为,但是孩子玩吃在成长过程中是很自然的。
使用大围裙和硅制的垫子,在桌子下面铺上席子,创造可以弄脏的环境,考虑让打扫变得轻松的方法吧。
据说孩子能集中精力10~20分钟左右。吃饭的时间也要看孩子的样子,如果不能集中精力的话就结束吧。
游戏吃总有一天会结束。如果能以豁达的心情守护孩子的成长就好了。
要打开PDF格式的文件,可能需要另外的PDF阅读器。
没有的人可以从Adobe公司免费下载。
前往Adobe Acrobat Reader DC的下载
关于本页的咨询
页面ID:214-69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