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是正文
去南吧! 横滨港的历史(4)
最后更新日期2024年7月31日
横滨港的历史(面向普通人)
开港~文明开化
市制施行~关东大地震
震灾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期
集装箱时代~现在
4.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期
1946年至1973年
1946年~昭和48年
1945年(1945年)战争结束后的横滨港,走上了特别艰苦的道路。
以美国为中心的联合国军接收了大部分港口设施,军队以外的港口的工作暂时完全停止了。
民间贸易在战争结束后也中止了,但是从1949年(1949年)开始重新开始,按照高岛、山内、大先生桥、新港的顺序,接二连三地返还了码头设施。
但是,瑞穗码头和新港码头的一部分等,现在也由美军管理。
1951年(1951年),此前国家进行的管理港口的工作,由于制定了港湾法这一法律,转移到了各个地方,横滨港由横滨市管理,成为了港口管理者。
贸易重新开始后,与海外的交易逐渐频繁,港口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57年(1957年)左右,在横滨港,外国贸易额、入港船只数量、处理货物量等全部都超过了战前的记录。
横滨市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入港船只和处理货物,制定了新的港口计划,继续修建码头等各种设施,1963年(1963年),出田町河豚头和山下埠头山下码头,1970年(1970年)本牧河豚头的一部分完成,1971年(1971年)开始整修。
另外,随着重化学工业的发展,京浜工业地带也扩大了,其周围地区也开始建工厂,昭和30年代,以大黑町地区的海面为首,根岸湾被填埋,临海工业用地完成,横滨港的工业港化也在进行中。
而且,由于工厂在住宅区混合,环境恶化,作为工厂的迁移地,金泽地区建造了填埋地。
另外,1964年(1964年),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在大栈桥埠头大栈桥码头修建了客船用的设施。
“这个时代的主要进口商品”
有色金属
石油
“这个时代的主要出口产品”
铁纲
汽车
关于本页的咨询
页面ID:763-398-467